试题详情
- 简答题案例分析: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运用游戏化方法应注意哪些事项?
- 明明能认识钟表,会看整点、半点,能体会时
- 维果斯基提出了
- 什么是教育民主化?
- 幼儿智育的目标是()。
- 幼儿园保教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 某幼儿因其家长调动工作转入一所新的幼儿园
- 幼儿美感的表面性的特点是:幼儿表面上喜欢
- 从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来看,“小和尚念经
- “保姆养成所“是由谁创办的()。
- 幼儿与成人有同样的权利。
-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 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 我国托儿所的发展现状如何?
- 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谈谈你打算如何学习幼
- 不属于草原流动幼儿园特色的是
- 发展幼儿感知能力,主要是培养()
- “方案教学”“探索性主题课程”属于()。
- 在教育活动中,社区中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成
- 幼儿园年龄班教育目标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