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我国转移性支出的特点
- (1)口径不够规范,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可比因素。一是发达国家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和福利性支出,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支出采取收费制度,尚未实行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支出视同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任未纳入预算内,预算内只有小量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助费”,事实上是缩小了转移性支出;二是发达国家的转移性支出中,有关债务支出只包括付息支出,不反映还本支出,我国则因为1999年以前还本和付息混在一起的,没有公布付息数字,只好采用还本付息数,实际上是加大了转移性支出。
(2)各项支出波动较大,存在不稳定性,1985年转移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33%,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曾一度泛滥,“两项补贴”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即达30.2%。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财政支出的涵义是什么?
- 为什么要建立公共教育支出公平机制?
- 公共生产
- 财政本身不具有直接创造货币的能力。
- 财政体系的主导环节是()。
- 现代公债的发行主要采用()三种方式。
-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制约主要体现在
- 假设DD的函数为P=12-0.923Q,
- 国债依存度
- 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有()
- 乡自筹统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 ()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
- 简述国债还本资金来源有哪些?
- 公共品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搭便车
- 与私人投资相比,公共投资具有哪些特点?
- 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来考察,财政分配的对
- 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比重越高,财政的资
- 当今时代,大多数国家政府都要对市场实行广
- 国债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 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