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确定地球表面上一点的位置,常用哪两种坐标系?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 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置用经纬度表示,称为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又按坐标所依据的基准线和基准面的不同以及求坐标的方法不同,分为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两种
(1)天文坐标
天文坐标又称天文地理坐标,是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用天文经度λ和天文纬度ϕ表示若NS为地球的自转轴(或称地轴)为北极,S为南极过地面任一点与地轴NS所组成的平N面称为该点的子午面,子午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或称经线)地面上一点的天文经度λ,是过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即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所成的夹角它自首子午线向东或向西自0°起算至180°,在首子午线以东者为东经,以西者为西经同一子午线上各点的经度相同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并通过球心O与球面相交的纬线称为赤道经过地面上F点的铅垂线和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F点的纬度,常以ϕ表示由于地球是椭球体,所以地面点的铅垂线不一定经过地球中心纬度从赤道向北或向南自0°起算至90°,分别称为北纬或南纬
(2)大地坐标
大地坐标又称大地地理坐标,是表示地面点在旋转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地面上F点的大地经度L,就是包含F点的子午面和首子午面所夹的两面角F点的大地纬度B,就是过F点的法线(与旋转椭球面垂直的线)与赤道面的交角天文经纬度是用天文测量的方法直接测定的,而大地经纬度是根据按大地测量所得的数据推算而得的地面上一点的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自根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不同,前者依据的是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后者是旋转椭球面和法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经纬仪的光学对中器主要作用是()
- 测量工作的原则有()
- 为了测量工作计算的便利,通常选用非常近似
- 测量工作中,用以表示直线方向的象限角是由
- 水平角或竖直角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
- 微倾水准仪由()组成。
-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 用经纬仪测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时,必须测出
- 什么叫水准点、水准原点?它们有什么作用?
- 下述哪些误差属于真误差()
- 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
- 经纬仪竖直度盘读数即为竖直角。
- 纵断面图地面线是根据()和()绘制的。
- 一级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
- 观测某水平角,左边读数为200°23′1
- 精密水准仪与一般水准仪不同的是()
- 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
- 按区域范围从总体到局部从大到小下列正确的
- 导线的布置形式一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