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如何进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评价?
  • 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参照森林资源和土壤资源分析评价方法,评价中药资源的指标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项。
    (一)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评价中药资源生产能力及经济价值。其定量指标主要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两项。
    1.生产效率:是评价该地区某类资源实际采收数量与年允收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生产效率=年实际采收量/年允收量
    生产效率是通过控制年采收量来衡量某种资源生产合理性的一个指标,其理想值是1。当生产效率值为1时,说明可采收资源均被收获利用,当该值小于1时表示资源尚为被充分开发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资源超量消耗,应加以控制采收,以使资源永续利用。
    2.经济效率: 用生产效率来评价一个地区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还不够全面。因为采收的资源若不能全部被转化为商品而利用,还是没有应用意义。故此引入经济效率来衡量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经济效率=年实际采收量/年消耗总量
    当该值为1是理想状态,表明收获资源全部被转化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采收资源超过了实际利用量,将造成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应减少采收量(或收购量)。 评价中药资源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资源的种类、数量,不同层次产品开发的效益比较,地产药材规格质量及市场销售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二)生态效益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仅仅是从经济学、商品学角度去评价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价资源(指生物资源)的生态效益,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更新问题,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通常采用“生态效率”来衡量和评价。其测算公式为:
    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或更新量)/年实际采收量
    生态效率的数值含义较为复杂。若测算值为正值,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资源恢复量来确定年允收量的合理值,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恢复量的大小来衡量资源的保护状况。当该值为负数时,表明现采收量已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长此以往,将导致资源日趋枯竭。
    具体分析生态效益问题,还要从中药资源的种群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及受威胁生物资源的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三)社会效益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的评价是反应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调查区域中药产业产值在当地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中药产业包括药材贸易、科研及开发、中成药业等相关产业部门。
    2.资源人均占有量。中药资源人均拥有量是衡量当地资源开发潜力及中药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3.中药产业劳动力吸纳量。调查地区从事中药产业的人员占当地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是衡量中药产业的社会贡献率的一个显著标志。
    4.中药文化状况。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是否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