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教师播放了瀑布和郭晶晶跳水的镜头。学生对郭晶晶的跳水动作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师:瀑布和郭晶晶跳水的动作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下落方向都是向下的。教师:都是向下落向地面,说得真好。教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现象吗?学生分别举了跳伞运动员、铅球、雨滴等例子。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用“好”“很好”做了点评。教师:为什么这些物体都会向地面落呀?学生:因为地球在吸引它们。教师:我们知道,重力的作用使物体落向地面,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个特点设计方案证明重力的方向?学生阐述实验方案:利用细线悬挂小球,然后剪断细线,观察小球下落方向就可以知道重力方向。教师:说得好,你试试看。学生剪断细线,小球下落。教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案怎么样?其他学生:很好。教师:易于观察吗?学生:不易于。教师:那就是说只能凭大概印象得出结论。学生:这样不太准确。问题:以上是初中物理《重力》教学的一个教学片段,请对上述教学片段做出教学评价。
- 学生的实验方案可以说是对教师前面所给提示的直接应用,是对教师理论提示的机械实践重复。教师仍然用“说得好”来评价学生的方案,当然这个评价更多的是对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鼓励和肯定。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而是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分析实验方案的不足。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所在,也有利于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开始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教师的处理思想也是正确的,但是语言还需要斟酌。对一个不可行的实验方案的评价和其他的评价应该有所区别,不应该都用“很好”“说得好”这样的简单评语。教师的评价影响学生的判断,所以对不可行的实验方案,教师应该慎重选择课堂语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阅读《光的折射》的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
- 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
- 教师播放了瀑布和郭晶晶跳水的镜头。学生对
- “功”是一个直接定义的物理概念。在中学教
- 简要说明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
- 案例:李老师在初中物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 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
- 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案例: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浮力、二力平衡
-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方案:(1
- 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epsi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
-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 简述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是《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