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钢轨核伤的产生、发展因素、部位和伤损编号是什么?
- 核伤产生及发展的原因有:由于钢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材质不良,如白点、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等,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接触应力大、疲劳强度不足,发展扩大,造成横向断裂。核伤主要产生的部位在钢轨头部内侧(调边轨也有例外)。伤损编号为:制造原因20号,疲劳原因21号。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富勒(Fuller)气路系统包括空气滤清
- 用滑行钢轨装卸钢梁及其他重型机械设备时,
- 超声波斜探头楔块的主要作用是使射入工件的
- 在三级检查保养中,对空气制动系统按()进
- 轨道车修理分为小修、()、大修三种修程。
- 客货分线的客运线路实设最大超高不得大于(
- 桥隧承重结构所用胶合杆件的含水率为()。
- 洞顶岩石裂缝过大时,应采用()整治。
- 区间装卸材料时,装卸车负责人应做好下列工
- 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垫板作业,垫板应()。
- TB/T2658.9—1995标准规定:
- 钢轨表面伤损剥离裂纹的尖端极有可能成为疲
- 安装桥枕时,桥枕要()。
- 保护层的厚度规定有哪些?
- 使用中的钢轨探伤仪的水平线性误差不超过2
- 轨道车()是指轨道车的传动方式代号。
- 防洪规划是()、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
-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
- 配置电解液时,先将所需数量的蒸馏水倒入容
- 铁路道口栏杆(门)以对道路关闭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