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为什么控制轧制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
控制轧制使钢材强韧化的实质是,通过调整轧制工艺参数(如加热温度、变形量、终轧温度、轧后冷却等)来控制钢在整个轧制过程中的冶金学过程,最后达到控制钢材组织和性能的目的。
控制轧制提高钢材强度和韧性的三个主要机理。
1)晶粒细化
对于亚共析钢来说,铁素体晶粒越细,钢材的强度越高,韧性也越好,相变前的奥氏体晶粒越小,相变后的铁素体也越小。控制轧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使奥氏体晶粒细化:一种是奥氏体加工和再结晶交替进行使晶粒细化;另一种是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
降低钢坯加热温度得到较小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加大每一道次的变形量,降低终轧温度,都有利于奥氏体再结晶晶粒的细化。
为了实现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需要提高奥氏体的再结晶温度,当钢中含铌、钒、钛等微量元素时,就具有这样的效果。因这些元素的碳化物和氮化物由奥氏体析出可以明显抑制奥氏体的再结晶,从而有效地提高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使轧制过程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
2)弥散(沉淀)强化
铌、钒、钛是比铁强得多的碳化物或氮化物形成元素,它们的碳化物或氮化物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强化作用。
碳化物和氮化物在高温时溶解于奥氏体,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合析出,对钢直接起弥散(沉淀)强化作用。
3)亚晶强化
奥氏体晶粒的变化,在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轧制时与在奥氏体区再结晶温度下轧制时相同。已相变的铁素体晶粒经轧制产生亚晶粒、位错等使钢强化。在两相区轧制的钢材相变为铁素体晶粒和含有亚晶粒的铁素体晶粒的混合组织,从而使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上辊平衡装置有哪些类型?
- 根据工艺需要,测宽仪可以安装在()等位置
- 型钢轧辊的轴向位置是否正确,用内卡钳测量
- 冷轧工作辊表面脱落有哪些原因?
- 轧制时为什么延伸总是大于宽展?
- 复杂断面的型钢有()、槽钢和钢轨等。
- 在中厚板中添加微合金元素,通过应变诱导从
- 爆破成型不属于轧制方法。
- 实际生产过程中改变轧辊的实际凸度的方法有
- 一根轧件同时在几架轧机上轧制,并保持在单
- 沿工具和轧件接触面()方向阻碍金属流动的
- 下列选项哪个不是可逆式冷轧机张力的作用(
- 盐雾试验的英文缩写是()。
- 轧制钢板时,由于轧辊不水平,造成轧件宽度
- 计算题:一把二十分游标卡尺当主尺的分度值
- 化学元素符号Ce是代表()。
- 以下哪个碳含量在亚共析钢的范围内?()
- 将坯料从准备场地转入上料场地就是原料发出
- 钢加热时下表面如果出现严重的黑印,轧制时
- 液压控制阀中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