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然而,当今社会“舌尖上的消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大场面、大投入、大制作,讲排场、比阔气、竞奢华……近年,一些地方举办的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群众反映强烈,中央高度关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强调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明确提出严控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等具体要求和监督检查职责。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文化系统边学边查边改、以实际行动反对“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一次亮剑。 运用“文化与生活”和“我们的民族精神”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原因。
  • (1)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有利于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2)文化塑造人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的有机组成部分,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