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分析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含义、关系?
- 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将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合同和有价证券等上标明的利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可操作的)。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真实利率,它反映了放款人所实际得到的收益。
用公式表示: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
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进行比较,有三种情况:
一是当名义利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这说明借贷行为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可刺激债权人或居民的投资与储蓄热情。
二是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这时实际利率为零,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负利率之间。
三是名义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这时对债权人来说,不仅在借贷或投资过程中要承担债务人到期无法归还本息的风险,还承担了货币贬值或物价上涨而造成的风险,扭曲了正常的借贷关系,对经济发展不利。可见,在经济活动中,区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
- 简述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
- 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
- 下列项目应计入贷方的是()。
- 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
- 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是()
- 一国因贸易收支导致国际收支逆差时,会造成
- 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货币增量
- 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 简述“有效市场假说”的类型、标志、表现形
- 当货币用于()时,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
- 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凡经营国际业
- 简述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有哪些?
- 以存在强大的工会力量,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
- 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特征是()。
-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 通货膨胀的表现是()。
- 简述何谓利率市场化?结合我国利率改革的进
- 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官方储备的余额为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