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患者男性,23岁,2005年10月20日出现发热(最高达39.5℃),头痛、腹泻、乏力、胸部有皮疹,在当地卫生室按一般感冒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该同学继续上课,几日后病情加重,于11月14日到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伤寒。 问题: 1、该患确诊为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什么? 2、在关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哪些? 3、伤寒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
1、血培养阳性。
2、(1)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是伤寒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伤寒可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病原媒介而传播,水源污染是伤寒传播的重要途径,常易引起暴发流行;(3)易感人群: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夏秋为多。
3、肠出血、肠穿孔。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地处县城的某工厂,有本厂职工222
- 应急保障
- 以下哪几项是对心理危机正确、合理的认识(
- 人群布病感染率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
- 发现以下()疾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
-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
- 监测数据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 传染病流行强度有()四种类型。
- 现行疫苗针对性疾病监测病种有:麻疹、()
- 2004年4月,某高级中学高三年级某班
- 能完整地反映传染性疾病感染谱及分布情况的
- 症状监测
-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四个方面。
- 学生王某,16岁,8天前曾于校外路
- SARS相应处理方式正确的有()。
- Negri小体
- 埃博拉病毒的灭活条件为()。
- 鼠疫临床分型中()最为常见。
- 霍乱弧菌的生物学形状,包括()
- 某学校发生甲型肝炎暴发事件,落实控制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