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你是如何看南宋词论家对苏词的不同评价。
- 两宋间陈师道说“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清照说苏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但南宋时的胡寅、王灼、范开、刘辰翁等人对苏词评价极高,认为“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前者主婉约,后者主豪放。表面上看是不同词派之争,实际上是对词的本质特点的认识不同,前者认为词“别是一家”,不同于诗;后者则认为词和诗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各自都有道理,词毕竟不同于诗,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但词是从诗演化而来,又有密切联系,不可截然分开,因此各执一端的观点就失之片面。其次,两派之争与时势有关,前者处两宋间,民族矛盾还不十分尖锐,而南宋时的民族矛盾已十分尖锐,从创作实践来看,南宋时是以豪放派词为主流,许多作家创作了不少激昂慷慨的爱国主义词作,因此南宋词论多主豪放,多推重苏词。另外从是否协律来看,涉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过分讲音律,就会影响思想情感的表现,东坡才思横溢,是音律所缚不住者,故王灼说“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但东坡不是不懂音律,不是不遵守音律,他的许多婉约词还是协律的。东坡词在题材的开拓上是有历史贡献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沈德潜编选了《古诗源》等许多诗歌选集,体
- 马丁路德金所说的“100年前,一位伟大的
- ()是梁启超的文章。
- 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的结
- 试评述袁宏道的诗歌发展观。
- “隐秀”
- (谢榛的)“情景”说
- 根据作品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可将戏剧
- 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
- “四声八病”具体是指“()”;“()”
- 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
- 简述魏晋南北朝“缘情说”的主要内容。
- 王蒙曾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诸葛亮
- 教材指出:李贽认为:“《水解传》者,()
- 文质论
- 在复述中如何达到对作品神韵和风味的传达?
- (《毛诗大序》的)“讽谏”说
- 刘熙载《艺概·文概》说:“文或结实,或空
- 简述苏轼“辞达”的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