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间距9m,普通框架结构,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采用多层板模板碗扣支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钢筋焊接方法采用搭接焊;钢筋机械连接采用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在受力较大处;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得超过4m(钢筋直径不大于12mm)或6m(直径大于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得超过10m;板、次粱与主梁交叉处,主梁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板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下。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存在诸多错误,指令修改后重新报审。 事件二:模板安装使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刚度的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作模板底支撑,模板拼接整齐、严密。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整体在同一个平面上,不存在凹凸不平问题。 事件三:当时市场上HPB300级直径12mm(间距200mm)的钢筋紧缺,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等强度折算后(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进行代换,以保证整体受力不变,并按此施工。 事件四:砌筑施工时,监理工程师现场巡查,发现砌筑工程中留设脚手眼位置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下发监理通知书,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后复工。 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
事件三中不妥之处有两处:
不妥之一:按等强度折算后(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进行代换,以保证整体受力不变。
理由:当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应按照等面积代换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即钢筋间距不应增大。
不妥之二: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进行钢筋代换,并按此施工。
理由:钢筋代换首先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变更后方可按此进行施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装修施工中,属于常见荷载变动的有()
- 关于屋面防水水落口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外玻璃幕墙工程,玻璃幕墙外檐高度
- 双向板的受力特点是()。
-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
- 普通水泥的主要特性有()。
-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
-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78000m
- 变形缝包括()。
- 关于多层砌体结构材料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有()。
- 下列建筑突出物中,不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
- 下列建筑类型中,属公共建筑的是()。
- 下列系统中,不属于建筑设备体系的是()。
- 预制构件中普通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 下列荷载中,属于永久荷载的是()。
- 起居室内允许噪声级为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
- 梁和板为典型的()构件。
- 建筑局部夹层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
-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确定水泥强度等级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