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星期一,已经上小班的松松在午睡时一直哭泣,嘴里还一直唠叨,说:“我要打电话给爸爸来接我,我要回家。”教师多次安慰他还一直在哭。老师生气地说:“你再哭,爸爸就不来接你了。”松松听后情绪更加激动,哭得更加厉害了。请简述上述教师的行为,并提出三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
-
这位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她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负面的情绪教育——“以暴制暴”。
“爸爸就不来接你”这样的严惩、恐吓和威胁性质的语言,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幼儿丧失心理安全感。面对幼儿的负面情绪,不正确的做法有:打骂、恐吓、哄骗;情绪“绑架”;取消权利;讲大道理;给孩子定性,贴上胆小或坏脾气等的标签。
正确的做法应为: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找到幼儿情绪激动的真正原因,寻找情绪背后的需求和想法;及时安慰;引导孩子宣泄负面情绪,给孩子“心理玩具”,提供缓解情绪的物品;“故事知道怎么办”(给孩子讲有治疗作用的故事)。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种,转移法。转移法是指把注意力从产生消极否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转移到能产生积极肯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来。
第二种,冷却法。当幼儿情绪强烈对立时,成人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平静幼儿的感情上,使幼儿尽快恢复理智,而不要“针尖对麦芒”,可以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办法,待幼儿冷静下来后,让他想一想,反思一下:自己刚才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要求是否合理等。
第三种,消退法。对待幼儿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总之,在教师的情绪关注和培养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绪会逐渐丰富,自我调节水平也日益提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
- 星期一,已经上小班的松松在午睡时一直哭泣
- 弘弘是个内向的男孩子。他有一个特殊
- 普拉奇克根据情绪的强度、相似和两极性,把
- 按照布里奇斯的研究,以下最早产生的情绪是
- 儿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
- 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整幼儿激动的情
- 儿童情绪调节的策略有_________、
- 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
- 林传鼎认为,幼儿从()岁开始,陆续产生了
- 喜欢小动物的儿童,会经常接近小动物,在接
- 儿童社会情绪主要分为_________、
- ()编制了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模式测查系统
- 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
-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是(),它代表
- 为了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父母和教师应注意
- ()又称内源性的微笑,主要发生于婴儿的睡
- 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
- 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发生的标志。
-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新生儿有三种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