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明末清初有一位文人叫杨思坚,病危,临终前要求名医傅青主诊治,当时适值酷暑时节,又有数百里之遥,傅青主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前往救治,经受日晒雨淋,整整五天五夜才赶到。这个案例说明了我国古代医学家哪方面的传统医德()。
A、一心赴救
B、精勤不倦
C、不分贵贱
D、科学严谨
E、清廉正直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某中学生,15岁。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
- 患者,女,50岁,因交通事故致双下肢瘫痪
- 反映医患之间权利关系的正确观点是:强调维
- 出自林逋的话是( )
- 医学伦理原则不含有()
- 关于脑死亡的哈佛标准有四个具体基本标准。
- 最早明确提出保守医密和反对堕胎这两条医德
- 某病人需补钾,医嘱为"15%氯化钾10m
- 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 我国古代医德,无论是医疗,还是护理,主要
- 在保护病人隐私时应考虑除外()
-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
- 指导合作型的护患关系模式的特点是()
- 患者,女,32岁。下腹部有包块2年多,伴
- 从总的方面来说,患者享有的保密权有两大内
- 良心在护理行为过程中能起到()
- 一对农村夫妇抱着白喉病患儿来医院求
- 某老年患者身患肺癌晚期,生命垂危,家属明
- 基因诊断及治疗的伦理原则应除外()
- 1946年通过的第一个关于人体实验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