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这一点。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十一五”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
-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
- 关于真理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研究种子植物,把它分为根、茎、叶、花、果
- 节约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建设节约型
-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
- 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
- 经过多年的努力,2007年8月,我国绕月
- 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规律客观性的有()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
- 2013年9月15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
-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
- 我国人均能源可开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
- 2007年5月23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
- 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