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1931年秋,丁玲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体现了左翼提倡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成功。其长篇小说《母亲》和延安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延续了早期创作中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
- 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路翎是以()为首的“七月派”中最优秀的小
- 五四后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成就以()为最大。
- 徐志摩被认为是()的“盟主”,他的第一部
- 散文《温州的踪迹·绿》的作者是()。
- 《边城》中绰号“岳云”的是二老()。
- 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
- 左思(250?~305?),字(),齐国
- 《子夜》中塑造的地主形象是()。
- 戴望舒的诗()写于1927年夏天,抒写了
- 简析《幻灭》中静女士形象。
- 宣称“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
- 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阵地是()。
- 1930年由潘公展、朱应鹏等召集多人发动
- 简析《彷徨》对妇女形象的刻画及妇女问题的
- 老舍的创作道路?
- 请谈谈鲁迅的诗人气质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和()。
- 《罪恶的黑手》和()这两本短诗集以及长诗
- 分析《家》中觉新的形象(觉新性格)
- 左联时期进行了几次“文艺大众化”讨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