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助催化剂研制思路是什么?
  • 依据烃分子在Y型沸石上的反应机理,催化裂化汽油产品和气体组分中必然存在较多的烯烃分子。
    理论上,可以通过减少汽油馏分烯烃的生成和将生成的汽油馏分烯烃转化其他烃分子这两种途径来实现降低PCC汽油烯烃的目的。但实际上减少汽油馏分烯烃的生成因受原料油组成的限制等因素难以实现。同此在设计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助剂时应以促进汽油馏分烯烃分子的催化转化(即二次反应)为目的。
    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减少汽油馏分烯烃生成的途径有:
    (1)过氢转移反应将烯烃转化为烷烃和芳烃。芳烃可与其他芳烃缩合生成高分子量的烃类和焦炭,造成生成的汽油辛烷值降低。
    (2)通过芳构化将烯烃转化为芳烃。得到的汽油辛烷值会有所增加。
    氢转移反应是消除汽油中烯烃分子的另一个有效的化学反应。烯烃作为反应物的典型氢转移反应有烯烃与环烷烃、烯烃之间、环烯烃之间及烯烃与焦炭前身的反应等,其中存在与生成单环芳烃有关的氢转移过程,如:
    在降低烯烃的同时也生成了部分高辛烷值的芳烃,可部分弥补因烯烃减少损失的辛烷值。要增加这种氢转移反应,需反应气氛提供相应量的“供氢分子”,如环烷烃和环烯烃。但对于石蜡基原料来说,存在一定的限制。
    芳构化反应也可以使烯烃分子转化为芳烃,如:
    芳构化反应的结果是汽油馏分的烯烃减少,辛烷值增加。但与重整类似,不可避免地造成汽油密度上升,芳烃含量增加。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助剂是基于工业催化裂化短反应时间(1~4s)的特点,选择能最大限度促进芳构化反应同时也能促进氢转移和选择裂化的物质作为其主要活性组分。为了尽可能维持高辛烷值,在选择活性组分时还考虑引入了能促进正构烃异构化反应的物质。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助催化剂的研究按照以上的途径,确定助剂需具有选择裂化、氢转移能力和芳构化(包括异构化)功能使汽油馏分中的烯烃进行二次反应,转化为低分子烯烃和烷烃。同时,在烯烃二次转化过程中生成高辛烷值的芳烃和异构烃,以保证催化裂化汽油不至因烯烃减少而导致辛烷值下降。由于降烯烃助剂必须与催化裂化主催化剂配合使用,在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
    ①助剂本身有足够的芳构化、裂化和氢转移活性,以便使其添加量尽可能少(如低于10%),减少其对主催化剂性能发挥的影响。
    ②助剂本身应有较好的抗水热失活能力和抗磨损性能,保证它与主催化剂能同步失活、同步跑损。
    助剂应具有与主催化剂相当的物化性质,以保证催化裂化系统加入助剂后,混合催化剂仍能良好地流化、输送及传热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