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电桥法、谐振法、f-V转换法测频的原理,它们各适用于什么频率范围?这三种测频方法的测频误差分别决定于什么?
-
电桥法测频的原理是利用电桥的平衡条件和被测信号频率有关这一特性来测频。交流电桥能够达到平衡时有:
电桥法测频适用于10kHz以下的音频范围。在高频时,由于寄生参数影响严重,会使测量精确度大大下降。电桥测频的精确度约为±(0.5~1)%。
电桥法测频的精确度取决于电桥中各元件的精确度、判断电桥平衡的准确度(检流计的灵敏度及人眼观察误差)和被测信号的频谱纯度。能达到的测频精确度大约为±(0.5~1)%。
谐振法测频的原理是利用电感、电容、电阻串联、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特性来实现测频。电路谐振时有:
谐振法测频适用于高频信号的频率,频率较低时谐振回路电感的分布电容引起的测量误差较大,测量的准确度较低。频范围为0.5~1500MHz。
谐振法测频的误差来源为:①谐振频率计算公式是近似计算公式;②回路Q值不太高时,不容易准确找到真正的谐振点;③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可调元件磨损等因数,使电感、电容的实际的元件值发生变化;④读数误差。
f-V转换法测频的原理是先把频率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然后用表盘刻度有频率的电压表或电流表指示来测频率。以测量正弦波频率fx为例,首先把正弦信号转换为频率与之相等的尖脉冲uA,然后加于单稳多谐振荡器,产生频率为fx、宽度为τ、幅度为Um的矩形脉冲列u(t),这一电压的平均值等于:
所以:fx=U0/Um•τ
f-V转换法测频最高测量频率可达几兆赫。
f-V转换法测频的误差主要决定与Um、τ的稳定度以及电压表的误差,一般为百分之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150Ω的电阻上测得其电压电平为+20
- 扫频仪的主要功能是(),而频谱仪的主要功
- 电子示波管按电子偏转的方式可分为电场偏转
- 系统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在任何测量条件下都
- 简述消除或削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有哪
- 在双斜式DVM中,假设采样期T1=100
- 电子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中,用于描述“在规
- 用通用示波器观测正弦波形,已知示波器良好
- 延迟线的作用是什么?内触发信号可否在延迟
- 当扫描周期不是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时,每
- 测量误差就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差别,
- 某数字电压表的最大计数容量为19999,
- 下列几种误差中,属于粗大误差的是()。
- 用电子计数器测量fx
- 输出电平
- 简述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组成结构,并说明各
- 测量交流电压的最基本的原理是什麽?
- 误差按性质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 设两个电阻Rl=(
- 图示交流电桥,试推导电桥平衡时计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