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刘勰提出“风骨”这一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
- 陆机是如何论述创作前的准备的?
- 对于抒情类作品的复述,往往要()
- “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若水月镜
- 论述王夫之关于意象生成的基本理论。
-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 古代“画品”、“诗品”之“品”字的意思包
- 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
- 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 汉代儒家文艺观相对先秦儒家文艺观有何特点
- 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 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 ()的建立既与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有关,又与
- 韩愈在《答刘正夫书》中回答“古圣贤人所为
- 20世纪20年代,傅雷去了哪个国家留学(
- 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的批改者是()。
- 清代最大的文学流派是(),代表人物:()
- 文气说
- 汉代经学分为()和()两派,今文经学的代
- 扬雄说:“诗人之赋(),词人之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