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的现实。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归纳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24自核心价值观,正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从实践到吸取传统精华、见见人类文明精华,从不变传播到看得懂、记得住,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和无线发展的过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材料一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
- 2010年11月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
- 南京至杭州(宁杭)、杭州至宁波(杭甬)
- 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
- 一位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
- 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是看这种
- 谣言被转发一万遍也不会成为真理。这是因为
- 2008年9月2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
-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说:“雷锋同志
- 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体
-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
- 古田会议精神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闽
- 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
- 针对当前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出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己,
- 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
- 材料: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
- 为刺激消费、促进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我国
- 世界上并没有上帝,但是人们头脑中却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