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学生的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一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王老师还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
-
(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压抑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愉悦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其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
- 溺爱综合症的症状表现有()。
-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是什么?
- 在讲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教
- 对班主任来说,建立班集体最基本的工作环节
-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简述课堂纪律的含义与特征。
- 容量为5~9个组块的记忆是()。
- 中国达人秀刘伟在10岁的一次意外中失去了
- 教育可以()民主。
-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
-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 德育内容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或手
- 规范是集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
- 简述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要有哪些,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