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分析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因素?
-
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①基础货币央银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②基础货币国外净资产数额。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③基础货币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例如,我国1995年的财政借款存量为1600多亿元,对近几年的基础货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④基础货币其他项目(净额)。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保持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最主要方面是与()的
- 金融市场统计主要包括短期资金市场统计和中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试论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撤销省级分行,
- 简述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特征?
- 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
- 基础货币
- 跨国中央银行制
-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属于()。
- 外汇储备管理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
- 中央银行贷款一般以()为主,这是由中央银
- 西方国家选择货币政策标的的历程对我们有哪
- 《比尔条例》是由英格兰银行总裁比尔主持通
-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途径有()
- 决定中央银行制度类型的因素有()
-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核心内容包括汇率政策、
- 下列属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是()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比
- 根据货币概览表,准货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