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读经功德,金刚经中有明文,而弥陀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等但言持名及神咒之利,并未明说读经之事,则今人每日读此等经是何所据?
 
- 受经有读诵、书写、讲解、修持,种种不同,不必泥于一端,若必执读诵,亦未始不可。弥陀普门品心经等,亦皆言其持诵功德矣,何得云无?‘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赞持弥陀经之功德。‘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是赞持普门圣号之功德。‘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是赞持心经般若之功德。以上所举,经文昭昭,何得云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原来佛陀一生所示现的,都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 某翁七十寿辰举行宴会,此种杀生宴客,于某
 - 五戒
 - 怎样重新认识旗动还是风动公案的意义?
 - 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圆满。因此我
 - 人非人
 - 人死神识已离肉体,不久应即腐坏,今慈航法
 - 走在解脱道上的人,心境是什么样的?
 - 见惑易断,思惑难断,除发惭愧心外,还有何
 - 中观所说的“假名安立”如何理解?
 - 善说海
 - 四大分散
 - 什么叫得道,什么叫行道?
 - 在家人如何依师?在远离善知识的情况下,如
 - 判断一个人修行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请说明理
 - ()的三个层次是指不忿怒、不报怨、不怀恶
 - 应当从哪些方面去深入体会四圣谛呢?
 - 对佛陀所讲的心境不如实了解,会形成哪两种
 - 我们皈依三宝的人,除礼拜佛菩萨之外,对偶
 - 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给我们什么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