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某幼儿混合班开设的课程几乎与小学一年级相同,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搬用小学上课的方法,教幼儿拼音、识字、计算等知识和技能,期中、期末还进行考试、评分,很少组织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唱歌、图画课不重视,经常改上拼音、识字、计算及智力训练课。结果一年半栽下来,班里的幼儿体质明显下降,生病回家的有好几住,在班里上课的也多是无精打采。这班幼儿升入小学后,多数对语文、数学课不感兴趣,而对考试分数却分分计较,他们的体、智、德、美综合素质还不如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同年级其他同学。运用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对此现象加以分析和评论。
- 首先,案例中明显呈现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特征,违背了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规律。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幼儿园与小学是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两个教育机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次,案例中“……很少组织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唱歌、图画课不重视,经常改上拼音、识字、计算及智力训练课……”忽视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在幼儿的发展中,体、智、德、美四育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不能相互取代。体、智、德、美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否则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最后,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与目标,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决定的。幼儿园课程的安排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幼儿园课程要融合在一日生活之中,保教合一。
(2)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
- 在超市里常常看到牛奶装在方形的容器中出售
- 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发生的标志。
- 幼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 如何理解教育评价的内涵?
- 以自身为影响媒介的策略所讲的是指在游戏过
- 试举例说明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设计的步
- 婴儿的喂养过程应注意()
-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
- 教育申诉制度
- 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正确的
- 《朝花夕拾》《子夜》《激流》三部曲、《白
- 《长生殿》的作者是我国清代的()。
-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
- 教师要尽量让幼儿感受到环境是由幼儿自己决
- 幼儿园应将()作为实施幼儿德育的主要途径
- 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
- 教师为幼儿做了白醋去除污渍的小实验,这位
- 简述洛克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
-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