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就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你怎样认识“家国伦理”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
-
(1)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家国伦理”,使中国人把“家”“房”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并拼命购房,甚至成为“房奴”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家国伦理”至今仍对中国人的“家”“房”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独有的“家国伦理”对“家”更加看重。
(4)传统文化具相对稳定性,“家国伦理”传承至今仍保留其基本特征。
(5)辩证认识“家国伦理”的影响。若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则可家兴:若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则家衰成“房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文
- 2012年最热门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
- 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有()
- 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
- 材料一:2011年1月17日,在胡主席
-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 当今国际竞争,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文化资源的
- “丝绸之路经济带&rdqu
- 下列有关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在一次中美学校校长论坛上,一位美国校长说
- 厦门园博会的吉祥物是以“小
- 2009年国庆杭州中山路&midd
- 当前,一些国家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梨园春
- 猴年春节见证了“中国年&r
- 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
-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安徽省在以保
- 2016年春晚公益广告《梦想照进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