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四: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依据材料二,分析法国为什么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
 
- 原因:法国的专制主义过于强大;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陷于动荡;工业进程缓慢。1875年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律的形式确立法国为民主共和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0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美国。
 - 英国人SirJohnTenniel所画的
 - 如图,某校将举办学术报告,报告主题如下面
 - 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历史概念的含义中最
 - 材料一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
 - 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
 - 人们盛赞法国大革命时颁布的《人权宣言》是
 -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
 - “英格兰民族的聪明智慧最大
 - 材料一:(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钦
 -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
 -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
 - 下列事件发生后,使得中国在政治文明的演进
 - 英国的漫画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
 -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头脑
 - 19世纪初,科学中心由英国转移到了法国。
 - 关于1787年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是对法国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