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末、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所表现的爱国情怀随着时局的演变愈来愈激切。靖康之变后,知识者发出的悲愤之声成了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文学的主基调,也是汉、唐文学没有的现象。 ——凤凰网历史综合《理学为南宋凝聚人心增强社会成员的自律性》 材料三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此种思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说:(一)《西游记》;(二)《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明小说之两大主潮》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从朱熹、辛弃疾和李清照三人中任举两例说明这一“主基调”和时局的关系。
- 宋朝边患叠起、弊政丛生,朱熹强调重品德、气节、自律,士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国运式微、山河破碎,辛弃疾的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慷慨悲壮的个性风格;李清照的词则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和低迷感伤。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
- 《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一书中指出:&ld
- 史书记载.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汉宣
- 有学者对某位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
-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
- 不同的思想认识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
- 孟子认为:“人不足以适也,政不足与间也,
- 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
-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 “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
-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
-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
- 秦始皇“坑儒”和汉武帝“尊儒”主要表明统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