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一电站锅炉,设计主要参数为:主蒸汽流量65t/h,主蒸汽出口压力:3.82MPa,主蒸汽出口温度:450℃,锅筒工作压力为4.22MPa,工作温度为饱和温度,1993年9月投入运行,运行总量累计约66000小时,现停炉进行内部检验。其锅筒如图所示,锅筒的材质为20g,所有接管的材质都为20#,锅筒尺寸为:Ф1400×38×6400,集中下降管均为:Ф273×25,引入管和引出管均为:Ф108×6,安全阀管均为:Ф89×5,给水套管均为:Ф108×4.5。该锅炉检验中的磁粉检测执行JB/T4730.4-2005,合格级别Ⅱ级。请回答下列问题:
锅筒内表面对接焊缝用交叉磁轭、集中下降管角焊缝用单磁轭进行磁粉检测,如何确定磁化规范满足要求?为保证检测灵敏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 (一)确定磁化规范:
(1)校验设备提升力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使用磁轭的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单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升力,交叉电磁轭应有118N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m);
(2)现场实际应用时,极间距和电流(如可调)应根据标准试片实测结果来校验磁化规范是否满足要求。
(二)保证检测灵敏度:
(1)采用规定的磁化规范进行磁化;
(2)采用磁轭法磁化时,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75~200mm之间,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的范围内,应进行两次互相垂直的磁化,磁化区域每次应有不少于15mm的重叠。
(3)采用交叉磁轭时,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之间应尽量贴合,最大间隙不应超过1.5mm。连续拖动检测时,检测速度应尽量均匀,一般不应大于4m/min。
(4)保证所用的磁悬液浓度满足标准要求;
(5)保证观察的光照度(白光和黑光)满足标准要求;
(6)最终用标准试片来验证灵敏度是否达到要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如果在耦合介质中的波长为λ,为使透声效果
- 原子序数Z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
- 超声波探伤仪的A型显示、B型显示、C型显
- 某10居里的铱192源,距离其20米处,
- 简述选择超声探头频率的原则?
- 已知探伤用的137Cs源,其放射性强度为
- 焊缝中常见的缺陷有()
- 管形零件采用穿棒磁化时,内壁磁场为零
- 频率为2.5MHz的横波,在探测钢时的波
- 下列哪个介质的声速最低()
- 经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及经耐压试验后的压力
- 为保证检测质量,渗透检测过程中,严格执行
- 在哪一种情况下,底片的有效评定范围会超出
- 显像剂应具有()、()、()和()等性能
- 施加荧光渗透剂之前,零件上的酸性材料去除
- 磁粉探伤所用的磁粉必须具有低的磁导率和高
- 用X射线进行照相时,如果要增加射线强度,
- 下列哪种试件不能用渗透检测法进行检验()
- 在射线探伤中应用最多的射线是()。
- 使用穿过式线圈的椭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