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
-
首先,公共管理伦理化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必然。
20世纪公共行政领域出现了三类有代表性的思想倾向:其一,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制理论主张公共行政走科学化、技术化的道路。但公共管理作为对于公共领域的管理,无法抹去它的现实性和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如果片面追求科学化、技术化,忽视公共管理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相应的伦理诉求,就会导致公共管理的畸形化。
其二,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公共管理应该维护政府政治的合法性,通过政府政治职能的实现来维护其经济职能。但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使政府政治职能的缺陷暴露出来。
其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各国普遍要求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改造公共领域。但公共领域的管理活动与市场基于自由的利益追求活动不同,并且在对公共管理人员完全的经济人假设中,权力寻租和公共责任淡化等现象日益突出。事实表明,公共管理活动不能逃避价值取向而只探讨手段的有效性,更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而成为一个单一的职能系统。政治、经济、伦理是三位一体的,必须走公共管理伦理化的道路,探索公共领域的伦理职能。
第二,公共管理伦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末以来,公共管理的理念和内容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控制转向服务,从偏重效率转向关注公正,公共管理伦理化的问题自然被提出来了。并且,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诉求呼唤公共管理的伦理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治理模式的公共管理,必然要协调由于利益分化和冲突所引起的各种紧张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有序,这便需要公共管理本身做出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判断。再者,现代管理的人本主义倾向促成了公共管理的伦理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据报道,10年前,某市按照“小政府、大社
- 根据公共管理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不同
- 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
- 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
- 严格等级制的刚性结构可以与动态变化环境相
-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始于19世纪中
- 衡量公共部门领导决策的质量,主要有方向标
- 在界定公共组织时,主要是看其是否依法存在
- 实行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
- 在公共管理执行的过程中,经济手段的特征有
- 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
- 在公共管理执行的总结阶段对执行情况的检查
- 政策规划中要有多个方案以备选择,称为()
- 政府在政治上应保障所有人享有广泛的平等和
- 1992年英国梅杰内阁颁布的《公民宪章》
-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块应包含()
- 一般来说,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有()
- 下面哪一项不是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 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