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女性,28岁,产后3天,高热,血压70/40mmHg,恶露奇臭,四肢及躯干皮肤呈大片状瘀斑,既往无肝炎及出血病史。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为30×109/L,PT20秒(对照13秒),APTT65秒(对照45秒),3P(+),血FDP190rag/L,纤维蛋白原测定1.7g/L,D-二聚体(++) 出血原因可能为()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DIC
C、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肝损害凝血障碍
E、vWD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适
- 女性,52岁,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发
- TFPI的抗凝机制是()
- 男性,34岁,自幼伤口易出血不止,逐渐双
- 男性,30岁,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D1C治疗过程中,监测肝素用量适宜,AP
- 国外学者认为,不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指征是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血栓性质是()
- ITP患者最常出现的抗体是()
- 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不适当的是(
- 女性,52岁,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发
- 男性,17岁,发热、咽痛1周,3日来出现
- DIC出血常最先发生在()
- 过敏性紫癜病情最为严重的类型是()
- 下面关于DIC描述不正确的是()
- 患者,32岁,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斑已1年
- 下列疾病由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是()
- 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是()
- 多无巨大脾的疾病是()
- 女性,30岁。确诊溃疡病10年,近3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