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什么是“象征性现实”?
-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基模
- 什么是传播原则?
- 《人民的选择》一书的作者是()
- 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不包括下列()。
- 简述信息超量的后果。
-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如何界定舆论定
- 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
- 美国的经验学派除了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
- 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 “地球村”的预言是由下面哪位学者提出来的
- 古人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指受
- 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是什么?
- 我国传播学研究为什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
-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的贡献与局限?
- 实验变量
- 简述电脑联网业具有的特征
-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
- 15世纪西方出现的手抄新闻信札主要用来报
- 以下属于定量研究方法的是()
- 姿态在自我表达中的传播功能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