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d,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氮唑核苷口服液(威乐星)。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引起本病的病原菌为()
A、草绿色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甲型B群链球菌
D、B群链球菌
E、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儿童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是()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女孩,3岁,发热8小时伴呕吐5次、抽搐1
- 女孩,6个月,2个月前因发热、抽搐3天确
-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
- 男孩,8岁。因发热7d于8月份入院。体检
- 8岁男孩。因父亲患结核病住院而要求检查。
- 下列小用于治疗霍乱的抗生素是()
- 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
- 女婴,2个月。发热、嗜睡2d,伴拒食、尖
- 女孩,2岁。发热伴呕吐半天,抽搐1次于2
- 狂犬病麻痹期最有特征的临床表现是()
- 发热、咽痛3天伴面色苍白、口臭,咽、扁桃
- 以下猩红热的皮疹特点应除外()
- 麻疹易感者接触麻疹后为预防发病,注射免疫
- 发热1个多月。伴消瘦、盗汗、食欲减退,全
- 女孩,5岁。1994年7月入院,诉发热5
- 不用于伤寒的抗菌治疗的药物为()
- 婴儿7个月。发热2d,体温39~40℃,
- 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d,就诊外院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