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1910年,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在小说里,主人公与妻子游历上海,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毕恭毕敬。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接到对岸浦东。”妻子告诉他,这是二十年前,在浦东开博览会的时候建造的。因为开了博览会,“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结尾,主人公被门槛绊了一跤,就此跌醒,方知是梦幻一场。——摘编自《百年世博梦》
材料二
材料三1953~1957年是新中国革命立国时代的重要阶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学习时报》 材料四
据材料二,归纳两个文件内容关注的共同问题。分别指出以上纲领性文件出台的主要原因。
-
问题:民生。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
《中国国民党宣言》:国民党人践行三民主义;对国情认识的深入;改组国民党的需要。(只要答确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资政新篇》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革命纲领,
- 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假设你是一个
- 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主张()
-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 下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
-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
-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
- 1941年7月,国民政府明令田赋征收一律
- 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ldquo
- 1840年到1900年列强的侵华严重侵犯
-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
- 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
- 材料一《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
- 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
-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 下图是1927年元旦出版的《农民画报》第
- 1920年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