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病例摘要: 陈某,女,37岁,外企员工。2014年9月就诊。 1月来因为离职,频繁与同事聚会饮酒、在外就餐,自觉非常劳累。1周前自觉低热,纳差,未引起注意。2天前发现目睛黄染而来就诊。诊时症见:身目俱黄,其色不甚鲜明,无发热,头重身困,胸脘痞满,纳差,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腹胀便溏,小便短黄。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侧巩膜明显黄染,皮肤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右上腹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苔黄厚腻,脉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2×109/L,N66%;ALT66IU/L,TBIL37.1μmol/L,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腹部B超,肝体积略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乙型肝炎相鉴别。
-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身目俱黄"为主症,属于中医"黄疸"范畴。患者嗜食辛辣油腻之品,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阻,积久成热,湿热交阻,蕴结中焦,熏蒸肝胆,胆汁不循肠道而泛溢,熏染身目肌肤而发黄;因湿为阴邪,故湿重于热,色不甚鲜明,湿遏清阳,故头身困重;湿热壅滞中焦,脾胃气机不畅,故胸脘痞满;脾胃功能受阻,则见纳差,恶心呕吐,便溏;小便短黄,舌淡,苔黄厚腻,脉滑都是湿重于热的表现,四诊合参,证属于湿重于热证,病位在肝胆,病性以实为主,若治疗得当,预后可。
西医诊断依据:
突然出现黄疸的病人,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有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确诊甲型肝炎应根据病毒学指标。
西医鉴别诊断:
乙型肝炎亦可出现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且易于表现为慢性病程。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黄疸
中医证候诊断:阳黄湿重于热证
西医诊断:急性甲型肝炎
中医治法:利湿化浊
方剂:茵陈四苓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茵陈15g;炒白术15g;泽泻10g;猪苓10g;茯苓15g;桂枝6g;藿香10g;木香6g;陈皮12g;黄连6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
(2)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3)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μ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个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至1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