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实验室常用的抗凝剂有哪些?
- 抗凝剂的种类较多,如选择不当,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介绍几种检验常用的抗凝剂及其用途:
(1)乙二胺四乙酸盐:常用的乙二胺四乙酸盐的种类有EDTA-Na、EDTA-Ka、EDTA-Ka。EDTA-Ka抗凝血液在室温下6小时其红细胞体积不改变,故特别适合用作血液分析仪所需全血、血细胞比容测定和血小板计数用血的抗凝剂。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Ka2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a·2HO1.5~2.2mg/mL血液。EDTA盐抗凝剂能影响血小板聚集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不适合用于凝血象检验和血小板功能试验,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2)草酸钾:常用于尿素、肌酐、纤维蛋白原等测定,不能用于钾、钙等测定,对LDH、丙酮酸激酶、AKP和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3)肝素: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常用于血细胞比容和渗透压脆性测定,但不适合用于凝血功能检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抗凝剂比例为(15±2.5)U肝素/mL血液。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检验都可以用肝素作为抗凝剂。
(4)氟化钠:常用氟化钠一草酸钠混合抗凝剂作血糖测定的抗凝剂,氟化钠可以抑制烯醇化酶,它可避免血细胞葡萄糖酵解酶的作用,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能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
(5)枸橼酸钠:主要用于血沉、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功能检验。测定血沉用3.2%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凝血试验需用3.8%枸橼酸钠抗凝,比例为1:9。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3岁男孩,自6个月开始出现紫绀,有杵状指
- 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
- 某患者MCH为20pg,MCV为80fl
- 为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手术时应注意(
- 房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
- 正常儿童关节间隙较成人宽,其原因为()
- 死骨为相对密度增高()
- 骨骺板软骨损伤了哪一层软骨细胞可发生永远
- 超声波检查方法怎么分类?
- 健康小儿粪便有何特点?
- 超声诊断原理是什么?
- 小儿QRS波群的特点有什么?
- 右心导管检查发现肺动脉血氧含量较右心室高
- 腹部脏器经胸骨后缺损疝入胸腔,称为()
- MRI图像的伪影主要有哪些?
- 脉压增宽,伴有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
- 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为心脏外形以()及(
- 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内的
- 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最重要的酶是()
- 核医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