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辽宁省青年友好参观团在日本富士山县活动时,中方团长接过日方官员送上的会议程序,只见上面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他不禁楞住了,只好把原来的讲稿从十几页删削成五页、三页,最后删到一页。第二天,中方团长像别的发言者一样,跑步上场。他的发言干净利落,因为被台下几次掌声打断,才拖延了30秒。事后,这位团长感慨地说:“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太大了。”请问:日方官员如此安排外宾的发言时间,是否失礼?为什么?中方团长的“感慨”和“启示”可能包含了哪些内容?
  • 日方如此安排外宾的发言时间并不算失礼。因为在安排会议程序时,必须充分考虑会议的整体时间结构,如果任由外宾或重要人物自由发言,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会议的进程,无法实现会议的预期目的。日方官员在设置中方团长的发言时间时,只预留了一分钟的时间,而且居然精确到了秒,这也可以看出日方对于会议程序的讲究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中方团长最初感到惊愕,恰好反映出双方对于开会的认识差异。这既是一种实际做法的差异,更是观念上的巨大反差。因为在讲究时间、讲究效率的竞争机制下,如果连开会都无法准时开始、准时结束,会议的效果以及会后的执行情况又怎么可能实现高效率?一句话,只有开好会,才能办好事。这一点,应该是中方团长事后为之感慨的重要原因。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