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罗斯福执政后,为了使新政得以推行,首先干预了立法环节。他提出明确具体的立法计划,而且采取多种手段参与国会的立法进程,大大发展了总统的立法权,使总统从国会的制约者变为立法的领导者。在“百日新政”期间(1933年3月9日-6月16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法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罗斯福改变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
B、罗斯福扩大了美国总统的权力
C、国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不复存在
D、国会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附庸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严格地说,板书不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
-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
-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洛阳建造中国内
-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
- 创办于1863年的上海某新式学堂长期招生
- 早期圈地运动受害者和牺牲品是农民阶级的最
-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
- 以下对辛亥革命后最初几年国内政治局势动荡
- 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
- “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
-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
- 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
- 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
- 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
- 以民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下列主张体现这一
- “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
-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中,涉及高中历史
-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