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已实行了近20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审批的依据和标准的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限制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取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防止不当开发和建设.但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对审批标准缺乏具体规定,实践中有时发生矛盾和仩皮现象.这里存在一个审批标准掌握适度的问题,限制过严,会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限制放宽,会失去评价的意义,放过不该建设的项目而造成后患.
(2)谁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说,建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应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由于环境评价工作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必须明确评价工作的法律责任.因此,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评价单位必须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按照证书中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评价工作,并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负责.
(3)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性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性的技术工作,需要多学科配合和采用各种新技术,因而对评价的可靠性问题,综合性预测的标准与方法问题,某些难以计量的环境因素如生态影响和确切表达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4)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度相结合的问题.过去我国经济建设以计划为主,各种大中型项目都要按基建管理程序进行.我就发生了基建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如何结合的问题.按照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批,要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而可行性研究阶段,只解决拟建项目的可能性问题,还不能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详细的基础资料,如拟建项目的确切规模,设备,工艺流程”三废”排放资料等.这些资料往往要在总体设计方案或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后才能提供,因而影响到评价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评价工作的可靠性.这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上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引起自然资源使用权终止的主要原因有()
- 简述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和适用效
- 试结合各国环境侵权立法的规定,谈谈现代环
- 对于水污染源管理要加强“防”和“治”。“
- “三同时”制度
- 海岸工程
- 简述《森林法》关于森林保护措施的规定。
- 环境立法趋向完备化时期西方国家环境立法的
- 确定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原因?
- 环境标准制度
-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的程序。
- 如何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 简述如何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
- 下列关于“破坏环境资源罪”的主观方面的表
-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一般是以哪种形式,具
- 体废物的处置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
- 经批准的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确需调整
- 自然资源调查制度
-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涉及的管理机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