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68岁,因尿潴留给予导尿1次,随后出现畏寒、发热3d,伴头痛,全身酸痛及尿频尿痛来诊。化验:WBC23.1×10/L,中性粒细胞0.86(86%),尿液检查WBC1~3/HP,蛋白(+),给予呋喃坦啶、庆大霉素5d,症状未见好转,以下哪项处理最合适()
A、改用抗生素
B、尿培养加菌落计数
C、血培养加药敏试验
D、痰培养
E、骨髓培养加药敏试验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休克时最先受损的细胞器是()
- 对猩红热病人隔离治疗需要()
- 不是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的是()
- 霍乱病人反应期的发热是哪种因素所致()
- 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是()
- 卫生部发布《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
- 男性,31岁。因误服强碱致食管烧灼伤住院
- 卫氏并殖吸虫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
- 易引起肠内、外并发症肠道传染病是()
- 男性,19岁。纳差、乏力、伴皮肤黄染进行
- 钩端螺旋体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
- 能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的试验是()
- 男性,56岁,肝硬化10年,近2月明显消
- 男,20岁,持续高热1周,伴腹痛、腹泻。
- 治疗感染性休克常用的缩血管药物有()
- 我国乙型肝炎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 关于班氏丝虫发病的主要机制,错误的是()
- 下列出疹性传染病最早出疹的疾病是()
- 治疗败血症的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