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
-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
内容是:
①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②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
③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
④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
⑤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
作用:
①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
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③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
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用马克思理论解释,变法就是通过变革使得(
- 南宋哪个地区的财政上缴税款负担最重()
- 在秦汉时期,来自北方的强大的游牧政权指的
- 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
- 城濮之战
- 下列哪一歷史人物被譽為「外科之父」?()
-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
- 唐代玄奘所著______一书,是研究我国
- 后唐河东节度史石敬塘以割让()为条件,借
- 早期中国的城市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因素
- 1583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
- 《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古老的
- 因花石纲等的严重骚扰,宋徽宗时江南民怨沸
- 宗教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撰修实录
-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共同推举()
-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史书由官方进行编修:
- 下列选项中对商朝起源及商朝早期社会性质的
- 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
- 一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