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某校高二(3)班的同学通过学习,查阅资料,对“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弱化指标,转变方式】 指标设置体现规划的意图和重点,其中约束性指标是政府要确保实现的。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经济增长预期指标从年均增长75%下调为7%,也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相当长时期,我国将立足国情,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注重民生,公平正义】 着力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点所在,特别是在促进人民收入分配公平上要做好文章。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和政府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不断探索和完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又提出“初次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十二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中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森林覆盖率指标中增加了森林蓄积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形成了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初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从十四大到十七大,党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认识伴随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完善。
    ②真理具有条件性、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就是一个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