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判断题东汉末年出现了一股批判思潮,但并不反思政治关系及用人、治国之道等问题。
- 错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831年,巴黎发生“七月革命“。波旁王
- 北宋著名政治家()是“熙宁变法”的主将,
- 洛克认为,判别自然状态与公民社会的主要标
- 堪称“18世纪辩证法的杰作”的是卢梭的《
- 陈亮在思想界理学流行、世人多醉心于谈论性
- 李斯提出“别黑白而定一尊”的思想主张。
- 顾炎武认为以君利为依归的君主集权专制制度
- 孟德斯鸠认为,司法权是裁决私人纷争、惩罚
- 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
- 被西方学者尊称为“政治学之父”的是马基雅
- 朱元璋,原名(),于1368年于南京称帝
- 《春秋》主要的传本有三种:《左氏传》、《
- 历史教训和现实政治需求都表明调处好统治者
- 性说是理学的人性学说,是其政治学说的基础
- 建立民族教会是宗教改革的第二个重要内容。
- 功利主义政治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边沁。
- ()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
- 人们称之为的“理性时代”是指18世纪的法
-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有()
- 16-17世纪荷兰的政治思想家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