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二 关于明代中后期石门镇(注:浙北名镇之一)油坊经济的发展,文献有载:“崇为吾郡上游,当孔道,号剧难治,而石门镇为甚……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避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防夷五事》: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据称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据称借领外夷资本积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据称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据称夷船进泊处,应请酌拨营员弹压稽查也。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
-
主观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或“敬业”“进取”“守信”“讲义”)。
客观上: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繁荣。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材料一: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
- 中国古代经济的显著特点是()
-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
-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魏晋南北朝时
- 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
-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
-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城市化发展的?
- 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
- 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
- 《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德能居位
-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
- 某学者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
-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凡置产业,自当田地
-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
- 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
-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且溉且粪,长我
- 均田制首创于北魏,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