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评判报道对象是否属于公众人物的边界在哪?()
A、公共利益的关联度
B、权力的大小
C、金钱的多少
D、地位的高低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失实报道产生的
-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
- 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 马克思的“一般的公正”原则是指报刊报道新
- 媒体在加强采访环节管理时应注意()。
- 播发虚假新闻需要承担的责任是()。
-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
- 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 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
- 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的基本内涵。
- 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
- 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
- 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
- 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
- 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
- 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
- 救灾中记者的哪一行为不妥当?()
- 1993年,作者许XX撰写文章批评一位剧
- 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
- 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