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材料三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 (1)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利用宗族(宗法制)管理。特点:注重血缘关系。原因:因为农民是封建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对农民的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封建国家的命运。(2)明朝推行的政策是重农抑商。根本目的是保护自耕农经济从而巩固明王朝统治。(3)现象: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主要原因:广州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交往的窗口;行商具有国家赋予的经营对外贸易的特权。(4)“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商人将经商获取的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后代求取功名.不利于商业企业的资金积累和生产更新。影响:此做法阻碍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66年奇想乐队TheKinks有首歌
- 古罗马的斯多葛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
- 修筑大京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
-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
-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问题。2014年
- 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
- 美国1787年宪法的序言只有一句话:“我
-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
-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
- ①90年前的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
- “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
- 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
- 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
-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
- 某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
- 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卓越、现
- 2012年3月“神舟九号”成功发射。这是
- 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
- 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眷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
- 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