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社会更加和谐”。2004年9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了全面论述,深刻充满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决定》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全面、深刻、协调、均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
- 为了克服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和减轻人民的负
- 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
- “八一南昌起义”是怎么样爆发的?主要领导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 红军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实现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克服当时的困难中国共产
-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试述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
- 1905-1907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
- 戊戌变法之前,严复在天津创办的报刊是()
-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场历史性巨变
- 1946年2月10日和6月23日,国民党
- 独立自主原则的科学涵义就是()。
-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 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 如果没有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结果最大的
- 长城抗战中取得喜封口大捷的是国民党()部
- 完整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