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走私制毒物品罪及其犯罪构成是什么?
-
走私制毒物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其他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国(边)境,数量较大的行为。
(1)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和配剂进出口的管制,同时也侵犯了国家的对外贸易管理。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实施了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3)犯罪主体,即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论是我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原则上都可成为该罪的主体。依照《海关法》第47条、《刑法》第350条之规定,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走私的物品是制毒化学品,而实施走私行为。
认定走私制毒物品罪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本罪与走私罪的界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甲非法贩卖乙给杜冷丁5000支,但经化验
- ()的购买,需到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
- 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也就是俗称的“白
- 我国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中,吸食最多的毒品
- 《刑法》中规定的强迫他人吸毒罪不管被强迫
- 可以视为经过强制隔离戒毒的情形有:()。
- 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
- 哪一个条约的签订,造成鸦片类毒品流入中国
- 常见的走私毒品的具体行为方式有哪些?
- 西方国家吸食的最普遍的毒品是()。
- 毒品最早来源于()
- 服用下列哪种毒品后,会出现情感冲动、嗜舞
- 对毒品犯罪嫌疑人实施取保候审应具备哪些条
- 吸毒人员朱某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接受戒毒
- 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
- 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 什么是创建“无毒社区”活动?
- 强制戒毒所的常规管理有哪些主要内容?
- 合成毒品成瘾者的违法行为一般在吸食后,因
- 我国主要的戒毒模式有:()、强制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