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诞生的地
-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斗争的焦点是()
- 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
-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来承担的。
- 三大战役,无论是战争的规模或取得的成果,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于1947年11月在()
- 下列人员中,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的有(
- 为打退国民党军队在重庆谈判期间发动的军事
- 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 中国共产党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
- 抗战胜利后,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点在于(
-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 首先转入战略进攻的解放军三路大军是()
- 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正
- 渡江战役的人民军队有()
- 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暗杀的民主人士有(
-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
-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
- 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