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分析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
-
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对土壤蒸发的影响与对水面蒸发的作用相同。
土壤本身的特性:
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决定土壤的供水能力。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的供水能力最大,土壤的蒸发能力也大,基本上能够达到自由水面的蒸发速度。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田间持水量以下,凋萎含水量以上时,土壤蒸发随土壤含水量的逐步降低而减小。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凋萎含水量以下时,土壤的蒸发速度已经很小,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下水通过影响地下水面以上土壤含水量分布来影响土壤蒸发的。地下水埋藏较浅时,在毛细管的作用下地下水能不断地上升到上层土壤,从而使土壤蒸发持续稳定的进行,土壤蒸发量大。反之,土壤蒸发量小,且土壤蒸发变幅也大。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粘土、壤土、沙土)和结构(团粒结构和非团粒结构)决定了土壤孔隙的多少和土壤孔隙的分布特性,从而影响土壤的持水能力和输水能力。
土壤颜色。影响土壤表面的反射率,即影响土壤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的量。如果土壤的颜色黯淡,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土壤表面温度高,土壤蒸发量大。
土壤表面状况。通过影响风速、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地面温度等因素对土壤蒸发产生影响。如,地表有植物覆盖的土壤蒸发小于裸露地;粗糙地表的蒸发量要大于平滑地面;坡向不同,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不同,地表温度不同,因此,阳坡土壤蒸发明显大于阴坡。
土壤蒸发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土壤蒸发能力,二是土壤的供水条件,土壤蒸发量的大小决定于以上两个条件中较小的一个,并且大体上接近于这个较小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