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唐代启敕的草拟和颁行过程?
- (1)、草诏有三种程序:
一、由宰相将君相议政结果整理要点,称为“词头”,作为草诏的依据,中书舍人中负责草诏的“知制诰”据宰相交下的词头负责草诏;
二、皇帝派宦官至中书宣布诏敕要点,中书记录,称为“宣底”;
三、皇帝召知制诰入宫面授要点。
(2)、审诏要经过四个程序:
一、中书舍人有权封还词头;
二、中书舍人如无异议,由中书令、中书侍郎与中书舍人共同签名送门下审议;
三、门下给事中审议后,如认为不妥,可在稿上涂改奏带中书;
四、经门下给事中审议通过的诏书,由侍中、侍郎、给事中共同具名申请交发尚书省执行,经皇帝审定认可后正式交尚书省施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三公宰相制
- 试述清末行政执行的新变化?
- 简述秦汉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
- 简述西周的行政监督形式?
- 母系氏族公社与后来国家这种政治共同体对社
- 简述五代时期中枢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
-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决策?
- 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构成及性质。
- 试述秦朝时期军相制度的变迁?
- 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计的责任内阁制
- 宋代设置在首部、陪都、军政要地及皇帝即位
- 元代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 简述苏区行政监督主管部门监督所采取的主要
- 简述晚清时期的行政监督制度?
- 考满
- 简述唐代的行政决策形式?
- 简述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 清代作为府的分防单位,后来逐渐成为固定的
- 简述唐代中书门下政事堂与以前正事堂在体制
- 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